基原:
为
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。
该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(Oliv、) Diels 的干燥根。秋末采挖,除去须根及泥沙,待水分稍蒸发后,捆成小把,上棚,用烟火慢慢熏干。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,根上端称“归头”,
主根称“归身”或“寸身”。支根称“归尾”或“归腿”,全体称“全归”。全当归既能补血,又可活血,统称和血;当归身补血,当归尾
破血。
乾归(见《
神农本草经》)山薪(见《尔雅》)白薪(见《尔雅》),
文无(见《
本草纲目》)
性味:
甘、辛、温
[
①《
本经》:味甘,温。
②《
吴普本草》:
神农、
黄帝、桐君、扁鹊:甘,**。岐伯、雷公:辛、**。李氏:小温。
③《
别录》:辛,大温,**。
④《
本草述》:味苦,温,**。
归经:
归肝、心、脾经。
[
①《
汤液本草》:入手少阴、足太阴、厥阴经。
②《
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心、肝、肺三经。
采集加工:
秋末采挖,除去须根,待水分稍蒸发后,捆成小把,上棚,用烟火慢慢熏干。
炮制
当归:拣去杂质,洗净,闷润,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,切片晒干。
酒当归:取当归片,用黄酒喷淋均匀,稍闷,置锅内用微火炒,取出,放凉(每当归片100斤,用黄酒10斤)。
《
雷公炮炙论》:凡使当归,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已来,酒浸一宿。
功能主治
补血;活血;调经止痛;润燥滑肠。主血虚诸证;月经不调;经闭;痛经;症瘕结聚;崩漏;虚寒腹痛;痿痹;肌肤麻木;肠燥便难;赤痢后重;痈疽疮疡;跌扑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、散;或浸酒;或敷膏。
注意
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。
-
《本草经集注》:畏葛蒲、海藻、牡蒙。
-
《药对》:恶湿面,畏生姜。
-
《本草经疏》:肠胃薄弱,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、不思食及食不消,并禁用之,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。
毒性
历代各种医书均记载当归**。实验亦证明其毒性很低。例如,对小鼠的较大致死量根流浸膏为
30-90g/kg(po)、当归干叶流浸膏为100g/kg(po);当归的LD50为100g/kg(iv),急性中毒小鼠匍伏不动,呼吸抑制,较后
抽搐死亡,当归注射液的LD50为80g/kg(iv);阿魏酸钠的LD50为1.71g/kg(iv),少数病人服用当归酊剂及镇静剂过多,可有疲乏,
欲睡感觉;个别病人有皮肤骚痒,胃部不适,但均很轻微,一般不需停药,若有腹痛加剧者,则需停用;静脉滴注偶有轻度输液反应,可进行脱敏处理。键鞘内注射
后数h,出现局部肿胀,疼痛剧烈,影响功能活动,无需特殊处理,1-3天内即可消退,并显出治疗效果。另据报道po对肠有刺激,大量可使肾变性,主要由于
挥发油引起。田中等研究当归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po对机体的影响,按剂量6g/kgl次给小鼠、大鼠po,结果显示当归提取物**性。Ip则有毒
性,但无死亡者。实验观察结果表明,一般症状、自主运动量、进食量、体重、尿检查、血液学检查均阴性,但生化检查结果发现血清游离胆固醇值和肾细胞色素
P-450量增加。茎叶制剂与根制剂对小鼠ig之毒性,以茎叶制剂较小,毒性与挥发油含量有关。